信用評級定義
信用評級
信用評級也稱為資信評級,由獨立的信用評級機構對影響評級對象的諸多信用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就其償還債務的能力及其償債意愿進行綜合評價,并用簡單明了的符號表示出來。
信用評級機構
信用評級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信用評級業務的社會中介機構。我國信用評級機構需要得到有關監管機構的資質許可方可從事相關信用評級業務。
評級方法
聯合資信根據獨立、公正、客觀、科學的原則制定信用評級方法體系,采用宏觀與微觀、動態與靜態、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科學分析方法,確定被評對象的信用等級。
評級對象
簡單分類,評級對象主要包括兩類,即主體和債項。
主體評級
主體信用評級是對受評對象如期償還其全部債務的能力和償債意愿的綜合評價,評定的等級代表其整體的信用質量、違約可能性。
主體主要有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主權國家、國際開發機構等。
債項評級
債項信用評級是指對發行人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或金融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的評級,評定的是該債務融資工具或金融產品的信用風險,即是對該債務的違約可能性及清償程度的綜合判斷。
隨著債券市場的發展,債項的種類越來越多,因而相應的評級種類也就越多。目前我國主要的債項品種有:
按照期限劃分,有短期債券和中長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債券為短期債券。 償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債券為中長期債券。
按照發行人劃分,主要有政府債券、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
按照償還的優先順序劃分,主要有普通優先債券、次級債券、優先股等。
按照有無增信措施可以劃分為,抵質押債券、保證擔保債券、普通優先無擔保債券等。
按照是否公開發行,可以劃分為公開發行債券、私募債券等。
從我國目前主要的債券品種看,主要有國債、地方政府債、央票、政策性銀行債、普通金融債、次級債或二級資本債、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可轉換債、中小企業集合債(票據)、項目收益債、永續債(可續期債)、優先股、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企業資產支持證券(票據)、私募債(私募票據)等等。還有不少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如債權投資計劃、債權類信托計劃、債權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這些產品的主要風險是信用風險,都可成為信用評級的對象。